

名稱:皂刺
生長習性:耐干旱,耐苦暑,耐寒冷,根系發達,每年的5月份開花,10月份果實成熟,棘刺長成喜溫暖向陽地區,對土壤要求不嚴,只要排水良好即可,山區、平壩、邊角隙地均可栽植。分布于東北、華北、華東、華南、以及湖北、四川、貴州等地。
生長周期:多年生,3年可見效益
畝產:100公斤左右
藥用價值:性辛、溫;具有消毒透膿;搜風;殺蟲。主癰疽腫毒;瘰疬;瘡疹頑癬;產后缺乳;胎衣不下;癘風的功效
栽培種植:
選地整地:喜溫暖向陽地區,對土壤要求不嚴,只要排水良好即可,山區、平壩、邊角隙地均可栽植。
繁殖栽培:種植時間10月下旬至翌年4月上旬月之間前,以11月份至翌年3月份最佳,最好選擇陰天種植。種植前,適當修剪苗木根系。種植時扶正苗木,埋土至根際處,用手輕提苗木,使根系舒展,然后踏實。種植后,澆透定根水,上蓋松土,要領即“三埋兩踩一提苗”。
田間管理:(1)造林后3年內的幼林留1㎡的樹盤。每年6月~7月份進行中耕除草。幼林撫育以除草、培土為主,每年10月份進行墾撫。墾撫不宜深挖,以免傷及幼樹根系。(2)施肥,以施有機肥為主,可兼施N、P、K復合肥。年施肥量折復合肥0.25㎏~0.5㎏/株,一年兩次,第一次在3月中旬,第二次在6月上中旬。方法為:造林后1年~3年,離幼樹30㎝處溝施。3年后,沿幼樹樹冠投影線溝施。
病蟲害防治:主要有葉斑病、白粉病和炭疽病危害,可用70%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。蟲害有介殼蟲、毛蟲和金龜子危害,可用50%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殺。
掃描二維碼分享至微信
-----------------
